春风疑不到天涯,山城二月未见花。 残雪压枝犹有橘,冻雷惊笋欲抽芽。 宋景佑三年(1036)五月,朝廷大臣范仲淹由于直言谏事被贬,身为宣德郎的欧阳修为之鸣不平,因此也被贬夷陵县令。当时夷陵属峡州管,这是欧阳修被贬后写给峡州判官丁元珍的一首诗,表现出他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决不屈服的顽强精神。欧阳修莅任夷陵县令距今虽然已有960多年了,但至今夷陵人还往往以为美谈,以为自豪。 欧阳修 古往今来,在夷陵做官的不少,唯独欧阳修的事迹流传最多最广,是由于他业绩德惠之深厚,风韵遗脉之久长。他历事三朝,位值两府。勋名之盛,与当时的杜衍、富弼、韩琦、范仲淹为伯仲。在学术方面,他沿循韩愈以达孟子,力排异端以归于正。其言洪深灏噩,与六经相表里。所倡导的古文运动,一扫五代浮艳卑弱之气,都是他身体力行的结果。欧阳修明敏睿智,远见卓识,忧思沉而胸怀坦荡。礼贤下士,乐育后进,实为世人楷模。前人告诫我们,立身处世,应该做到穷则先生之学术,达则先生之功烈。 欧阳修于景佑三年十月二十六日到达峡州夷陵,时任知州的朱庆基是欧阳修的旧友,便在州府东边为欧阳修建了一所新房。欧阳修把寓居夷陵贬所的室命名为“至喜堂”,意即至而后喜,并作《夷陵县至喜堂记》,真实地记载了夷陵的历史面貌:初来乍到,已是初冬时节。驿码头石级陡且曲,绕城江岸。除驿码头外,再无固定的泊舟地点。一些巴(四川)、湘(湖南)、楚(湖北)帆舟商船,到处零乱停泊。船上装载的都是山货土产,较多的是生漆、峡州纸、梗稻米、茶叶、柑橘之类。这个“县楼朝见虎,官舍夜闻呺”的荒邑小县,四周无城墙,没有成型的街道,道路又窄又脏,车马不能通行。市面多是小摊小贩,没有百货买卖,更无大户商贾。民众生活艰苦,嗜好腌鱼。住房窄小,一堂之中,楼上住人,楼下养猪。居舍单一,且厨房、天井、谷仓都挤在一起。屋宇全是竹子、木板、茅草构成。 《夷陵县至喜堂记》 欧阳修积极推崇州守朱庆基的倡导,在城区植树,在山上造林。拆茅屋,建瓦房,人畜分居,厨房与谷仓分开,改变简风陋习。他勤政为民,经常深入百姓家,调查研究。这年夏天,他到郊外访察,发现旱情严重,老百姓祈雨心切,过去天旱都到汉景帝庙和张飞庙求雨。本来他不信鬼神,为了安慰群众,曾两次为民求雨。欧阳修在夷陵期间还写了许多著名的政论文章,如《原弊》、《本论》、《春秋论》、《易或问》、《明用》、《易童子问》等,并完成了《新五代史》的撰稿。他虽然在夷陵的时间不长,但那特殊的环境,特殊的压力,对他的一生,无论是在思想上、事业上和文学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欧阳修到夷陵后,给他的好友、时在京师的古文家尹师鲁(尹洙)一连写了两封信,在第二封信《再与尹师鲁书》里,他用大量篇幅和尹洙商量编《五代史》之事。 他发现夷陵这个地方虽然是个小县,但打官司的人很多,主要是由于田契不明,“官书无簿籍,史曹不识字,凡百制度,非如官府。”于是,他亲自动手,一一重新整理。从此,大小冤案得以昭雪,县内大小官员“遇事不敢忽也”。 传世佳作留夷陵 《欧阳文忠公全集》766篇诗文中,直接涉及夷陵的达140篇之多,占全集篇目的20%以上。其数量之多,文笔之美,是所有生长或光临过夷陵的文化名人均不可与之匹比的。其中在夷陵贬所写诗歌近50首,文章近30篇。欧阳修为神奇秀美的夷陵山川形胜所吸引,常与峡州判官丁元珍等友人出游,或独自前往,遍游了夷陵的古寺、奇洞、清溪、名峡,写景抒情,情景交融,留下不朽的佳篇。如《夷陵九咏》《黄杨树子赋》《夷陵县至喜堂记》《峡州至喜亭记》等作品,是对夷陵历史的真实记载,这些作品是夷陵乃至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的一笔珍贵的遗产。 至喜亭 《峡州至喜亭记》 当时,年近30岁的欧阳修不仅博览群书,还深入到社会最下层,体察民情,广泛收集资料。经过充分准备,他于工作之余开始编写《五代史》。他认为,以前的《十国志》比较冗杂,若要编写正史,需要大量删减。他与尹师鲁商量,正史不再分《五史》,而都写成纪传,应该大量删减,将《梁纪》并《汉周》修。“其他列传约略,且将逐代功臣随纪,各自撰传待续,尽将《五代列传》姓名写出,分而为二。”经过精心整理,终于使《五代史》成为一部具有相当高的史学价值的编著。在“二十四史”中,仅次于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后汉书》和《三国志》,历来为史学家和散文家所公认。苏轼在《六一居士集序》中说:欧阳修“论大道似韩愈,论事似陆贽,记事似司马迁”,比喻十分得当。清人赵翼在《二十四史札记》中,评价《新五代史》时说:“不惟文笔洁净,直追《史记》,而以《春秋》笔法,寓褒贬于传记之中,则虽《史记》亦不及也。”
文章来源:《居舍》 网址: http://www.jushezz.cn/zonghexinwen/2020/1006/373.html
上一篇:“东坡处处筑苏堤”,苏轼一生筑过三条长堤 下一篇:摄影:美女简单的一块布穿出了性感,我最喜欢
|